Skip to content
首頁 » Blog Archive » 五種溪流危險水流要避開

五種溪流危險水流要避開

又出現學生相約戲水溺斃憾事。宜蘭南澳熱門溯溪景點金岳瀑布,昨天又有一位18歲少年溺水亡。

有報導寫溺水原因是遇到當地「O型回流」給捲走。「O型回流」並非正式的水文或救生專業術語,不確定真實狀況是什麼。不過,小編教練利用這個機會,提供幾個溪流危險水流名詞給大家參考:

  1. 翻滾流(Hydraulic):
    常見於瀑布落水處或水壩下方,水流強烈衝擊造成向下並回卷的翻滾狀態(像水中洗衣機),人陷入其中很難脫困。
  2. 漩渦(Whirlpool):
    水流撞擊障礙物或流速落差造成的旋轉水流,可見於潭邊、瀑布旁、河流轉彎處。萬一被困住游不出去。
  3. 虹吸洞(Siphon Hole):
    潭底或水道堆石有水流暗道或下陷的地形,水從地面下方快速流出形成吸力,類似「水底洞穴吸人」。
  4. 回流(Eddy / Re-circulation):

河水撞擊岩石、轉彎或障礙物時產生的反向水流區域,像回馬槍,可能形成小型漩渦或打轉區,易將人困住。

  • 迷你離岸流(Mini Rip Current)

在溪口或地形凹陷處也可能形成小規模的離岸流,水從岸邊或潭水快速拉向深水區。

與海浪相較,溪流有持續不間斷的特性,當人體不小心陷入困境時,不會給片刻喘息的時間,形成致命的危險。最好的防範策略是預防甚於急救,出發前就準備好所有安全設備,其中最關鍵的是救身衣一定要穿好。

五種溪流危險水流要避開

Join the conversation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